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学苑论衡)

发布时间:2024-04-19 08:50:31 来源: sp20240419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进程,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丰富成果。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为汇聚各方共识、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智力支撑、话语支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从完成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与其实践进程相伴相生。回顾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快速发展带动相关理论研究迅速展开。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经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从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期间,学界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概念定义、本质属性、兴起原因、战略政策、运行机制、合作模式、发展动力、风险挑战等问题,并对共建“一带一路”理论体系的较深层次问题有所探讨。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呈现多点齐发的特点,成为现象级研究课题。第二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相关理论研究更加全面深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坚定前行。学界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理论研究更加多元立体、综合全面。除了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化发展、政策完善、合作成效、风险应对、产业安全等问题外,对其发展规律的学理探讨也更加深入系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向下一个十年,相关理论研究必将取得更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方式等,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总的来讲,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要不断深化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规律性认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具体实践。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研究的基本内涵:一是学术使命。这一理论研究致力于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相互贯通、逻辑周延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注重以实践为基础,探索总结其发展规律、基本经验和借鉴意义。二是理论范式。这一理论研究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思维和跨学科方法,进行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三是主要概念。这一研究主要关注和运用的概念有: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公共产品,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丝绸之路、丝路精神,等等,包括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理念、目标、合作内容、定位、合作方式、文化认同等。四是学科共生。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理论研究具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性,促进各相关学科融通发展。

  研究特点与品格

  经过积累沉淀,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展现出鲜明的特点与品格。

  知行合一。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基于实践并服务实践,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理论的作用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共建“一带一路”的宏阔实践提出了大量急需解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越透彻,我们在实践中的探索就越符合客观规律,就更具前瞻性、主动性、实效性,有助于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治理机制。这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和研究者紧密合作,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正向循环。如相关部委、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定期发布有关“一带一路”研究课题,提出实际需求,强化智力支持。在此过程中,我国一大批智库深度参与,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了大量研究成果及对策建议。比如,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航天、油气管道、电力、网络通信等领域的合作中,有力推进了设施联通。再如,一些学者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青年国际交流合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和案例总结,助推民心相通。一些国外学者也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学问。

  天下情怀。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这彰显了中国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公心则立,众行则远。10年来,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多边合作机制文件中。不少研究聚焦“一带一路”为各国共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比如,有研究将共建“一带一路”视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在吸取过去经济全球化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中国在推进全球互联互通上的优势以及发展中国家实际需求,提出包容性经济全球化理念。有研究提出,当前世界现代化需要从个别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转变为以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助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发展模式,助力发展中国家突破发展瓶颈,促进跨大洲协力合作进入新时代。

  开放包容。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定推进这一开放包容的共同发展进程,共建“一带一路”在风浪考验中彰显出更强韧性和更大价值。国内研究者坚持以长期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对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持续进行分析研判,为在实践中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提升民生建设成效、规避安全风险等提供智力支持。坚持和而不同,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积极推进国际对话与交流,推进中外各种形式的共建“一带一路”跨学科研究,挖掘丝路记忆、丝路精神、丝路文明等人文资源,在厚植丝路记忆、密切丝路情感中增进共建国家民心相通,努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共建“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凝聚共建国家合力,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理论创新价值

  在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形成后,往往具有强大的刺激、带动作用,推动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实现新的提升,并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质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这样的概念。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从一个重要方面促进了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向世界贡献了相应的国际公共知识产品。

  当代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共建“一带一路”是这一实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实践探索,促进了对国际经济、国际关系、国际发展等理论的创新。在国际经济理论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立包容共享的国际经济新体系,推动实现共建国家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对传统“中心—外围”格局的创新和超越;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中国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遵循平等,追求互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共同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这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在国际发展理论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作为建设重点,推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注重为全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公共产品,探索国际发展合作的新模式,丰富了国际发展理论。立足长时段、大规模、跨领域的国际合作实践,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梳理总结实践中的创新经验,努力把经验提升为理论,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新认知新想象,开创了国际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所蕴含的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安全观、发展观、合作观、生态观等重要理念,正在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公共知识产品。10年来,越来越多的部门、组织、智库、学者深入研究这些理念,不断丰富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的公共知识产品,为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重的全球性难题提供对策建议,注入思想动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13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