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激活优势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资源潜能

发布时间:2024-06-04 21:18:41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联通未来激活优势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资源潜能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开幕。本届峰会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各领域数字化最新成果,共创数字中国美好未来。中国联通坚决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大国顶梁柱”作用,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聚力打造可信数据服务商,加快促进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推动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倍增。

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数字底座

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全流程的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产业规模扩大、数据产业生态繁荣以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双千兆”网络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枢纽节点确定性高通量网络。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建成全球领先的千兆光网,助力打造200余个千兆城市。加快建设“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络,直联国家8大算力枢纽节点,通过规模部署G.654E光纤光缆,有效支撑400G/800G等超高速传输技术现网应用,打造海量数据传输基础底座。

在算力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布局构建了“1+N+X”全国分梯次智算资源,实现多样性算力一体化供给。积极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开放合作”构筑了层次清晰、组装灵活的全栈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满足通算、智算、超算不同领域的算力业务需求,提供算力调度、推理分发、数据跨域等多样化算力资源服务,实现多元算力的融合管理。

在流通利用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积极打造可信数据资源空间和高速数据网络,助力数据“流得动”。5月26日,中国联通重磅发布“可信数据资源空间”平台,探索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业务架构和全栈技术双体系,联接“数据加工工厂”和“数据融通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同时发布高速数据网络——“联数网”,在已建成运力充沛的算力输送网络基础上,加速升级面向海量数据传送能力的超高速算力智联网,打造高弹性带宽、超低时延、灵活组网、任务式传输的数据高速网络,为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提供网络可信、存储可信、数据可信、流通可信、利用可信的基础设施。

在安全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打造“五可”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资产可知、风险可识、防护可控、轨迹可溯、效果可评),实现覆盖数据流通、数据治理、数据跨境、数据交易、授权运营、共享交换、开发运维、合规监管八大场景的安全防护。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管控平台,提供数据资产识别、分类分级、态势感知等10+能力组件的一体化管控服务。建设数据授权运营底座,通过三层隔离、数据沙箱、出域审核等技术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无场景不授权”。

加快数字技术融合创新

向数据要素型企业迈进

近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程取得显著成效,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及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带来全社会、全产业链、全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极大提高。中国联通在运营商中率先实现31省数据集中,集群规模超2万节点,汇聚超过4亿用户数据,数据集中存储量达600PB,核心数据可用率达98.92%,数据治理体量位居国内前列。

中国联通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大数据领域持续深耕,建立了整套的数据治理标准、评价指标、质量检验规则,以历史最高分通过DCMM(工信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5级(最高级)评估,数据管理水平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并积极布局探索AI自主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元景大模型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初见成效。研发10大场景的行业大模型,对内应用到网络管理、智能客服、终端运营、反诈等领域,对外赋能经济、服装、仓储物流等多个行业。如打造智慧大脑“1555N”数字化能力体系,构建“算力+数据+算法”的数据中台,形成500+多维度营销健康洞察指标,通过“数据+AI”助力企业经营分析提速60%,客户投诉满意度提升17%,全年舆情下降59.3%。

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服务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中国联通基于多年实践,首创数据治理“七步法”关键路径,提出“数据分层、源头治理”的协同体系,从“给自己用”,到“给他人用”,再“与他人一起用”,形成服务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工程方法论,已服务34个国家部委,建设9个省级、24个地(市)级大数据平台,成为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打造全国经济“一张图”,成为数字政府“第一应用”首席服务商。中国联通充分利用大数据+AI技术,打造国内首个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智能体——“元景”经济大模型,提供集数据、算法、经济业务模型为一体的经济运行宏、中、微观全领域监测服务,助力政府全面提升经济调节数字化水平。如为某部委建设的工业园区大数据监测平台,可对全国工业园区的工作人数、工作时长等进行多维度监测分析,实现全国工业园区用工指数“一图览”。

从BPO运营到全面数智化服务,成为热线服务“总入口”首信服务商。通过提供“BPO运营+智能客服+智能分析+协同处置”的一站式服务,赋能热线场景智能化升级。中国联通连续17年为北京市12345提供高质量运营服务,“15秒内接听”提升服务温度,构建“数字孪生”话席提高运营智慧化,助力北京打造有“温度”的政府热线;为重庆市打造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首创“民呼我为”应用,推动民生诉求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推动数智链融合创新,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中国联通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AI等技术,通过梳理总结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需办理各类“事”,为政府提供制度重塑、流程再造、风险管理、发展预测等服务,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如助力北京完成31个“一件事”场景上线,在全国率先实现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三类大型“一件事”,平均审批时间压缩80%,审批材料减少30%,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双十百千”典型案例。中国联通助力新疆建设企业“一件事”,搭建自治区级“一件事一次办”区块链平台,实现不同委办厅局的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企业从跑7次降低至跑1次,材料提交减少50%,办理周期由5天减少为2天,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落实“数据要素x”行动

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场景应用示范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国联通深入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数据要素×”工作纳入公司战略,围绕12个重点行业领域,迭代研发覆盖全部重点场景的产品体系,已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一批成熟应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为金源纺织建设5G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机台利用率提高22%,员工人均产量增加8%,降低生产质量问题超30%。

在文化旅游领域,承建首批“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为北京等17个省级、200余个市县建设信息化平台,2023年作为唯一运营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全国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十佳解决方案。

在金融服务领域,为湖南省建设“湘企融”平台,面向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政策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归集市场监管、工商、税务、社保等16类数据,助力政府精准施策。

在城市治理领域,为四川成都新津搭建的城市数智大脑,汇聚54个部门90亿条数据,通过“基层服务·报表通”支撑救助业务从“单项办理”到“协同办理”。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让“数智链”组合拳赋能千行百业,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中国联通将大有可为。面向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发挥大数据核心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