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从严从实开展防汛准备

发布时间:2024-06-04 13:13:22 来源: sp20240604

  河道沿岸,挖掘机和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河面上,水文测量与疏浚设备精准作业……天津市静海区东淀文安洼、贾口洼,宝坻区黄庄洼和蓟州区青甸洼等4项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全面开工。

  “此次建设重点对千里堤、子牙河等共100公里长的河道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对大清河15.3公里长的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并新建改建分洪闸等67座工程,将解决蓄滞洪区堤防超高不足、行洪不畅等问题。”东淀文安洼蓄滞洪区工程现场负责人说。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天津市及海河流域将呈现降水量偏多、对流性天气偏强的特点。天津市水务部门提早部署,多措并举,开展防汛准备。

  作为天津市水务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东淀文安洼、贾口洼、黄庄洼3项工程将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改造,青甸洼工程将按照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改造,保障大清河下游地区,潮白河、蓟运河沿线地区以及天津市中心城区的防洪安全。

  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文业务平台等防汛信息化项目建设,天津市相关部门购置相关应急监测装备,实施以测补报、滚动预报。同时,完善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多渠道、高频次、全覆盖发布预报预警;修订河系抢险等43项预案方案,开展多场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围绕河道堤防、闸涵泵站、水库塘坝、蓄滞洪区、城区排水等重点,天津市全面开展防汛问题隐患排查整改,累计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31项,目前已整改完成23项,将确保汛前全部整改完成。“我们正全面排查天津河道防汛短板,将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中小河流,存在防汛薄弱环节的行洪河道,以及部分区管河道、干渠治理工作纳入水务灾后恢复重建范围。”天津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为精准调度防汛工程,天津市密切关注流域雨情、水情,强化河道、水库、闸泵、蓄滞洪区联合调度。全面压实重要行洪河道、水库“管理、技术”责任,蓄滞洪区“三级四类”责任;3个梯队9支防汛抢险专业队伍随时热备;做好应急物资前置储备,增储抢险物料、救生器材等防汛物资。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8日 1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