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24 来源: sp20240425

  转运卡车来往穿梭,龙门吊起降不停……在陕西西安国际港站内,伴随一声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出,奔向远方的亚欧大地。

  很难想象,10年前,西安国际港站还只是个四等小站。如今,港站已拥有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能满足中欧班列长安号每年1万列以上的开行需求。

  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全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加快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

  造港开埠,打造国际贸易大通道

  2013年11月始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国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10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量不断提升,目前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日均开行约15列,平均每1小时4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开出或抵达,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西安国际港务区自贸与港口管理局局长马理说。

  “在以前没有中欧班列的时候,如果走陆路运输,到欧洲或者中亚去,需要20天到30天。现在从西安到德国的班列只需要10天左右。”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的国际干线由最初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17条,年开行量从46列到超过4600列,覆盖亚欧大陆45个国家和地区。

  横跨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打造了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来自中亚的小麦、蜂蜜等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中国制造”走向海外。

  “看到自己国家的面粉、粮油等产品在中国很受欢迎,我非常高兴。”《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

  中欧班列驰骋不息,“一带一路”合作的脚步前行不辍。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推动西北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通商兴业,产业聚集助推高质量发展

  道路通,百业兴。中欧班列长安号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西安国际港务区实现由物流运输到产业聚集的转变,开放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物流通道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临港制造业企业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落户”。截至目前,国际港务区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1家、中国500强企业39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5家,“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已落户临港制造业企业40余家,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以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为抓手,吸引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及配套企业2500余家、电商人才5000多人;打造“一带一路”电商中心,形成集国内直播、跨境直播、短视频制作和主播培训于一体的直播电商生态圈,跨境电商、直播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西安国际港务区累计开行跨境电商班列450列,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跨境电商+长安号”已成为贸易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融合发展,建设“幸福之城”

  “近年来,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创新全委托管理模式,推动‘名校+’工程,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教育卫体局负责人陈朝华介绍,“目前,全区全委托管理的新建学校超15所,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全链条’优质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十四运会为契机,以奥体中心及配套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建设。

  10月15日,作为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的《无界·长安》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开演。《无界·长安》由张艺谋、沙晓岚担纲创作。“整场演出很震撼,8个不同的篇章呈现陕西传统特色,新技术的运用也让人眼前一亮。”看完演出的市民陆先生说。

  “我们促进‘三河一山’绿道国际港务段、奥体中心、‘长安云’、‘长安乐’等项目快速融合,旨在将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成为集休闲健身、旅游打卡、体育竞技、文艺演出等于一体的‘一带一路’会客厅,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建设‘幸福之城’。”西安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7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