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能(深度关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②)

发布时间:2024-06-04 22:34:46 来源: sp20240604

  门前,三江大道车来车往;门内,前来社区服务窗口办事的居民络绎不绝。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江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赵玉梅,正在指导居民丁女士为儿子申请残疾人托养服务资助。“带着身份证、残疾证过来就行,啥证明都不用,办事省心多了!”丁女士说。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为民服务的最前沿。近年来,曲靖市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明确权责边界、推动赋能增效、促进责任共担,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聚焦证明事项多问题:

  一份目录,明晰权力责任边界

  江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有一个“错时办”存取柜。手机扫码、开柜,按照指引存入相关材料,社区工作人员办理完成后,居民便可自行来领取证照。

  常住人口16500余人,社区工作人员只有10人。要想高质量服务群众,首先得明确权责边界,精简证明事项,把基层干部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以前办很多事,都要先到社区开证明。”江南社区党委书记保雪平在社区工作已有16年,感受很深刻,“很多事项都是重复证明,比如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上已经注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派出所已经出具,社区还要盖章。还有一些证明,社区并不掌握情况,很难开具。”

  哪些事项需要社区证明,哪些事项社区能够证明?曲靖市推广实施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依法编制13项村(社区)工作准入清单、16项为民服务事项清单、17项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厘清村(社区)权力责任边界。麒麟区进一步明确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包括亲属关系证明、出生证明等34项证明事项。

  保雪平举例介绍,对于以往社区“开得最多”的亲属关系证明,指导目录明确:“居民办事事项涉及的相关部门可通过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信息共享方式进行核对,或由居民据实提供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予以证明……”他说:“现在,小孩上学、办理低保,这些都不再需要社区开具亲属关系证明了。遇到仍要求我们开具该证明的单位和群众,我们也能据此做好解释说明。”

  从各种证明事项中解放出来,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如今,广大基层干部根据村(社区)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通过错时办、上门办等多种方式,满足群众个性化办事需求。

  聚焦办事效率低问题:

  一个中心,让群众少跑腿更满意

  “我准备开个小卖部,今天过来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带着照片、经营场所证明等各种材料,麒麟区茨营镇团结村村民王芳来到茨营镇党群服务中心。“原来还怕材料带得不齐全,没想到现在很多东西都不用准备了。”掏出身份证,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填表,全程不到15分钟,王芳就拿到了新制发的营业执照。

  乡镇(街道)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单元,承担着大量公共服务事项,直接面向群众。“原先在乡镇,七站八所分散办公,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情况不少。”茨营镇党委书记鲍志敏说,如今,在茨营镇党群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国土村建等7个中心(办、所)55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综合设置8个办事窗口,窗口前台接办、站所同步受理,75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现场都能办理。

  赋权是手段,提效是目的。近年来,曲靖市统筹推进县、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多中心合一”,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改革,将直接面向群众、基层能够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下放,137个乡镇(街道)按照“应进必进、进必能办”的原则,推动相关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前不久,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水井坪村村民沈家宝拿到了自己的房屋准建通知书,顺利开始动工。农村建房审批和监管,涉及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多个部门。“以前是多个部门审批、多个部门监管,群众常常要在乡镇多个站所来回跑,审批时间长。”为此,菱角乡党委书记周浩没少发愁。

  曲靖市推行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按照群众期盼、部门能放、乡镇能接的原则,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职权清单142项。针对农村建房审批这一治理难点和痛点,沾益区进一步整合条块资源和力量,把乡镇(街道)涉及农村建房规划、审批、监管的站所职能和人员统一整合到综合执法队,对农村建房规、审、建、管、验进行全流程管理。

  “现在群众有建房需求,只要提出申请,我们就会组织人员现场打点、放线、测绘,并将数据传送给第三方审核,顺利的话,群众10天左右就能拿到准建通知书。”菱角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韩振华介绍,此前他长期在乡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工作,“现在通过人员、力量下沉,我们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办事效率提高了,群众更满意了,我们干工作的成就感也更足了。”

  聚焦基层能力弱问题:

  一个专班,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

  “从前交通不便,去南边的马街镇,要绕上五六公里路。”陆良县中枢街道窑上社区居民袁冬目睹了家门口的变化——滨江小学建起来了,双向四车道的朝阳东路也快要建成,“通车以后过了桥就是马街镇,出行方便多了。”

  变化源自曲靖市基层治理“一件事”模块化运行改革。通过组建一个模块、成立一个专班,各县(市、区)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被纳入“一件事”集成办理,一批跨层级、跨部门的治理难题得以破题。

  长期以来,陆良县城南片区土地荒芜闲置,利用率较低,周边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差,群众对南片区改造的呼声很高。2021年,南片区改造工程启动,中枢街道作为实施主体,负责该片区280亩地块的开发建设。

  开发是好事,可任务安排下来,中枢街道犯了愁。项目开发涉及多个区直部门,每个部门按照各自的程序和时限办理,手续所需时间周期较长。“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电力、水务……街道要挨个对接,但凡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岔子,项目推进就会受到影响。”中枢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暄喆说。

  让基层干部难题有人解、干事有人帮,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曲靖市制定有关指导意见,通过“乡镇(街道)申报、县乡面对面商议、县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委员会审定”,定期梳理确定“一件事”清单;采取依事建模方式,每个“一件事”模块由1名县级牵头领导、县级牵头部门、县级责任部门和乡镇街道组成,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编制流程图,对每项“一件事”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

  2023年6月,南片区开发建设项目被确定为“一件事”项目。陆良县组建专班,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发展改革、教体、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电力等7个部门相关人员为专班成员。在专班统筹调度下,各区直部门协同发力,按照互通有无、容缺审批原则,手续办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朝阳东路、跨江大桥、滨江小学建设从立项到工程招投标完成,再到办理完成施工许可证,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只用了3个月左右。”王暄喆说,“去年9月,滨江小学顺利开学,周边片区居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到这里遛弯。”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需要各层级各部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乡镇(街道)为龙头、村(社区)为治理单元,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推动干部往下沉、负担往下减、权力往下放,真正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成事。”曲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8日 1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