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的侨乡和顺古镇 盼海外儿女常“回家”看看

发布时间:2024-04-27 20:03:43 来源: sp20240427

   中新网 保山10月29日电 题:“活态”的侨乡和顺古镇 盼海外儿女常“回家”看看

  作者 缪超 罗婕

  每天下午,45岁的李曙光都要从腾冲县城的家,回到和顺古镇的“弯楼子”,制作手工艺品、打理植物盆景,直至傍晚离开。

  李曙光在“弯楼子”出生长大,如今将部分生活“回归”这座百年老宅,是为了继续90岁姑妈李坤拨坚守一辈子的事业——守护祖宅。

图为百年老宅“弯楼子”。 中新网 记者缪超 摄

  和顺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处,是古西南丝路上的边地侨乡。和顺人几百年前就出国闯荡“走夷方”,诞生了古老的跨国商号,掀起了云南最早的跨国贸易热潮。

  一批雄商巨贾在“走夷方”过程中产生。李曙光告诉记者,“我家祖上就是沿古南方丝绸之路走马帮,前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从事商品贸易。”历经数代人经营,使得李氏家族一度富甲腾冲。

  该家族现有近450人,其中300多名后人分散在美国、日本、德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在“弯楼子”里,陈设除中式家具外,还有缅甸罗汉椅、美国烤炉、德国挂钟等。

图为和顺古镇里的一条小巷。  中新网 记者缪超 摄

  诺大的家族,散居世界各地,只剩下李坤拨一人独守祖宅。随着老人年近九旬,儿女们再三劝说,她才同意搬到腾冲县城居住。

  “姑妈一辈子守护祖宅,因为这是牵着海内外450位亲人的一缕线。”李曙光说,有祖宅在,李氏家族海外子孙后代也才知道“根”在哪里。

  老宅墙上挂有数张不同时期的家族合照。李曙光指着合照笑侃,“家族团聚,语言成了交流障碍。”“语言虽不通,却总能其乐融融。”

  走进和顺,四处都可领略如“弯楼子”这般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100多所百年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9座石桥、6个洗衣亭、9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都堪称建筑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图为和顺图书馆。  中新网 记者缪超 摄

  “和顺与中国其他古镇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住居民仍然居住生活在这里。”和顺图书馆馆长寸宇说,一个人的“弯楼子”仅是个例,和顺仍是一座“活”着的静雅古镇。

  由寸宇“守护”的和顺图书馆,古朴雅致,窗明几净。很难想象,这座位于西南边疆的图书馆,竟是中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创办于1928年,藏书8万余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由当地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捐资创办。至今,借阅室、阅览室仍对居民和旅客开放。

  长期以来,中原汉文化、边地民族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在和顺交汇融合,形成了和谐、和顺、包容的文化。寸宇觉得,“和顺图书馆是这一文化的重要承体,必须维护好,绵延侨乡文脉。”

图为寸氏宗祠。 中新网 记者缪超 摄

  距离和顺图书馆不到百米,屹立着和顺最大的祠堂——寸氏宗祠。每逢春节、清明、中秋,以宗祠为载体,和顺均会开展祭祖仪式,邀请返乡侨领座谈。和顺侨属寸爱芳说,“我们用歌声、朗诵、舞蹈等方式表达对祖国、对和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家乡未来的美好展望。”

  目前,和顺有7035人。其中,归侨侨眷3815人,占全部人口的54%;“海外和顺”还有华侨华人3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

  中共腾冲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钏助礼介绍,由和顺侨联主办的《和顺乡》乡刊已刊发8期,编入和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内容以及优秀文章,并寄送到侨胞手中,让他们时常了解家乡的变化发展。

  “但和顺还是盼望着,海外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