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1%

发布时间:2024-06-05 07:52:27 来源: sp20240605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目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74.4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数据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扶贫再贷款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展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继续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好再贷款等工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要围绕普惠金融本质属性,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内涵、拓展普惠金融外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构建涵盖信贷、保险、理财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让更多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普惠的金融产品服务,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普惠金融客户群体点多面广、需求多样,各类金融机构需要找准同自身职能定位的结合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普惠性的金融服务需求。

《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大型商业银行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机制建设,做好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相关金融服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普惠信贷要将着力点放在内涵式发展上,保持金融支持力度不减,引导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信贷投向,推动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等可持续发展,支持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及科技创新、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脱贫人口和特定群体等重点领域。

与此同时,对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缺乏抵押物的难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加强平台优化整合、信息归集共享、数据开发利用和网络安全保障等“四个加强”的基本思路,推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信用信息,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对抵押物的依赖,增加融资可得性。”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金融机构要利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息,针对特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创新针对性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贷款服务,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责编:乔业琼、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