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潘耀明:我与金庸交往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4-04-26 17:53:04 来源: sp20240426

   中新社 香港3月9日电 题:我与金庸交往二三事

  ——专访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

   中新社 记者 韩星童

  金庸(原名查良镛)是香港著名报人,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笔下的武侠世界,既有江湖的荡气回肠,又有人性的深沉描绘。这些武侠小说为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舞台剧,以至潮流电玩和各类文创产品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对香港数十年来的流行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这样一位“大侠”,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金庸如何从一名作家摇身成为一名成功报人?他的晚年生活如何,是否也留下遗憾?如今纪念金庸有何意义?

  当年获金庸赏识、手写聘书聘其任《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的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在金庸诞辰百年前夕,接受了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专访。

视频:【东西问】报人金庸:网罗专业人士 将报刊做成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可否请您分享和金庸结识的经过,以及你们之间交往的二三事?

  潘耀明:我很小的时候就爱看金庸武侠小说。他的书我全部看过,而且不止一遍。我读小学时,当时香港的学校不允许看武侠小说,认为这是闲书,我在课堂偷偷地看,被老师发现了,说如果再看就要记大过。

潘耀明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侯宇 摄

  后来我出来工作,在香港三联书店做编辑部主管,有一天接到董桥(香港作家,曾担任《明报月刊》及《明报》总编辑)的电话,他说查先生想跟你见面,我很惊讶。

  当时《明报》位于香港北角,金庸的办公室被书包围着。我到了之后,他让我先坐一会儿,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给我一份手写的聘书。我当时非常感动,那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侠”亲自给我写聘书,当时都没细看就签了。等我回家细看才发现里面很多细节,除了要我做总编辑之外还兼总经理,因为金庸了解到我之前在纽约大学攻读出版管理和杂志学,希望我在市场和编辑之间做一个平衡。

  我第一天上班就去拜访金庸,也看看有什么指示给我。一进去,他看到我来了就站了起来。金庸有一个习惯,不管谁来找他,他肯定会站起来,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跟你聊天才坐下来,等你走的时候他又再站起来。我当时做过几份工作,还没碰到过一个老板会对下属这样礼貌。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人的优良遗风。

金庸。洪少葵 摄

   中新社 记者:金庸聘请您为《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当时对您作出过哪些指示?在与他共事的这些年,您又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潘耀明:当时他说,我办《明报月刊》是要给明报集团穿一件“名牌西装”,所以这个杂志最好找一些海内外名家来写稿。我当时不理解金庸这句话,杂志怎么去当一个品牌?

  后来我发现,《明报月刊》虽然有略微亏本,但荟萃海内外名家,包括杨振宁、刘再复、王德威、李欧梵等。明报集团上市后,有一次我陪金庸去广州,他私下跟我说,你知道现在明报集团股票多少钱吗?当时是2.9元(港币,下同)。他又问,你知道实际的本钱是多少吗?2毛钱,那这当中2.7元的无形财产就是文化品牌。

  金庸是很有智慧的,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报人、成功的企业家,是因为他能看到文化的价值,也很会包装。很多人以为金庸的财富是写武侠小说积累的,其实不是,当年明报集团是很赚钱的,在三四十年前,明报集团每年纯利润2亿元,就是靠文化品牌打出来的。

2004年11月,金庸先生一行开始其“泉州文化之旅”,潘耀明与金庸先生同行。林良标 摄

  以前有个专栏作家评价明报集团是一个王国,金庸就是那个王。金庸很会用人才、网罗专业人士,给的待遇也相当高,并且懂得放手。金庸的管理方式有点像庄子思想——无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比如他让我负责《明报月刊》,基本上没有过问具体的事务。不过,有时候我会收到他的纸条,发现这一期哪篇文章有异体字或标点符号不对,他可以看得那么仔细。

  大家把他的这种方式叫作纸条管理,因为他有时讲话不是那么灵光,所以一般就写字。

   中新社 记者:在与金庸这么多年的共事、相处中,您觉得他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潘耀明:金庸有一个习惯非常好,我很佩服,就是书不离手。他真的很喜欢看书,办公室除了一面玻璃向海,其余三面都是从底到上的书柜,塞得满满的。他的家是复式的,上面一层是他的书房,书非常多。

  平时我们一起出差,他几乎一有时间就拿本书来看,到了机场也会去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书,看到好的就买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他知识面那么广,尤其是历史方面,无论是清史,还是明史,他都是专家,也很想写历史小说。

  金庸的个性蛮强的,当时张浚生(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请他当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金庸带了3个博士生。但有些人在网上质疑,金庸得到很多荣誉博士,却没有真正的博士学位,怎么能带博士生呢?所以金庸后来去英国剑桥大学念学位,那时他81岁,从硕士念到博士。这就能看出他个性挺强,你们说我没有博士学位,我就念给你看。

2006年7月21日晚,金庸与读者座谈会在香港举行,金庸笑谈在英国攻读学位。王丽南 摄

   中新社 记者:您提到,晚年金庸很想着手写历史小说,后来为什么搁置了?这是否成为他创作生涯的遗憾?

  潘耀明:在做了一次修订之后,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基本告一段落,他陆续把手上明报集团的股份卖掉,想潜心写历史小说。他叫我辞掉《明报月刊》的工作,到他的出版公司当主管,接管一个文化与历史杂志,他的历史小说就在这个杂志开始连载。

  我在1995年4月1日到出版公司上班,他3月22日进医院,中风了。他当时还住在山顶道1号,突然在洗手间晕倒,他的太太不在,两个菲佣也不在旁边。一个小时后他醒了,打电话给做医生的二女婿,后来被送到养和医院。医生说他有3条血管阻塞了90%,要动手术,但手术有危险,只有50%的成功率,没有人敢签名,他就自己签。那个手术动了8个小时,不太顺利,之后他在医院待了大半年。

  写历史小说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考证,不能乱写和编造。他出院后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历史小说没有写出来,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打击很大。

  过了一年多,我又回到了《明报月刊》,这件事很遗憾,他是“大侠”,我希望追随他左右学一些“功夫”。

潘耀明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侯宇 摄

   中新社 记者:今天我们纪念金庸的意义是什么?他的一生给热爱文学的人带来什么启示?

  潘耀明:金庸在很多方面都是典范,首先是他的文字。五四运动以来,很多作家都有欧化倾向,但金庸的文字是很纯粹的汉语,他的武侠小说每一段独立来看,都是很优美的散文。他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武侠小说深入人心,后来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也影响了许多移民后代。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很多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这些华裔后代受到影响,从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2022年10月,“金庸展”在上海开幕,展览吸引众多金庸迷前来观展。张亨伟 摄

  另外,金庸有很强烈的文化理念。他办报,把《明报》从一个小报办到一个文化品牌,整个经过是很艰难的,一个人管了一大帮人,还可以天天写武侠小说和社论,这种超人的力量是没有几个人能拥有的。

  金庸最让我敬佩的是他对读书的喜爱。他读很多书,知识面很广,对法律、历史、文学都很熟悉。

  金庸是成功的报人、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作家,他视野开阔,留下许多珍贵的办报理念、企业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理解。(完)

  受访者简介:

潘耀明。侯宇 摄

  潘耀明,笔名彦火,曾任《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现担任《文综》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工作委员会荣誉委员、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会长、香港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文学委员会顾问等。在内地、港台及海外出版评论、散文二十六种。近著有《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山水挹趣》《一个时代的悲欢一一总编辑冷看苍茫世事》等。

【编辑:孙静波】